第三章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導致了各地區的先民對茶的認識和對茶稱呼的不一致性,茶起源於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在植物分類系統中,茶樹屬: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山茶目(Theale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屬(Camellia)

 

目前,大量栽培應用的茶樹的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Camellia theifera」。1950年中國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茶樹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據研究,茶樹所屬的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的早期;雙手葉植物的繁盛時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樹在山茶屆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近代調查研究材料,已能確認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而且已經明確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但在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土(R.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發現有野生茶樹後,國外開始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了異議。從此以後,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學者中有代表性的論點,主要是:

 

  1. 多數學者認為茶樹原產地在中國

1935年,印度茶業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科學調查團,對印度沙地耶發現的野生茶樹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植物學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費(Griffich)博士都斷定,勃魯士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傳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變種,至於茶樹的某些差異,那是野生已久的緣故。

 

1892年國學者瓦爾茨(J.M.Walsh)的《茶的歷史及其秘訣》、威爾遜(A.Wilson)的《中國西南部遊記》;1893年蘇聯學者勃列雪尼德(E.Brelschncder)的《植物科學入法國學者金奈爾(D.Genine)的《植物自然分類》。

 

1960年蘇聯學者K.M.傑姆哈捷的《論野生茶樹的進化因素入以及近年來日本學者志村橋、橋本實等的有關研究報告中,都認為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這裡,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日本的志村橋和橋本實,他們結合多年茶樹育種研究工作,通過對茶樹細胞染色體的比較,指出中國種茶樹和印度種茶樹染色體數目都是相同的,即2n30,表明在細胞遺傳學上兩者並無差異。橋本實還進一步對茶樹外部形態作了分析和比較。為此,他對中國東南部台灣、海南到泰國、緬甸和印度阿薩姆茶樹的形態作了分析比較。

 

1980年後,又三次到中國的雲南、廣西、四川、湖南等產茶省(區)作調查研究,發現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於台灣山嶽地帶的台灣茶,以及緬甸的撣部種茶,形態上全部相似,並不存在區別中國種茶樹與印度種茶樹的界限。所以,最後結論是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四川一帶。

 

  1. 部分學者認為茶樹的原產地在印度

持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英軍少校勃魯土,他繼1824年聲稱發現印度野生茶樹後,1838年又印發了一本小冊子,列舉他在印度阿薩姆發現野生茶樹多處,其中沙地耶發現的一株野生茶樹高達43英尺,胸圍3英尺。為此,勃魯士斷定,印度是茶樹原產地,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樹。

 

1877年英人貝爾登(S.Baidond)步勃魯士後塵,在他寫的《阿薩姆之茶葉》中提出茶樹原產於印度持上述觀點的還有英國學者勒萊克(J.H.Blake1903)、勃朗(E.A.Blown1912)、易培遜(A .Ibbetson)、林德萊(Lindley)和日本的加藤繁等。

 

他們的論據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樹,而沒有人提出中國有野生茶樹;印度阿薩姆種茶樹長得,樹高葉大,而中國種茶樹材矮葉小。

 

其結論是:印度種是茶樹原種,印度是茶樹的原產地。其實中國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大葉茶,而且還有茶樹王

 

  1. 少數學者認為茶樹原產地在無名高地

主張這種觀點的有兩個代表人物:一是《茶葉全書》的作者、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斯(W.H.Ukers),他主張:凡自然條件有利於茶樹生長的地區都是原產地的多源論說,認為茶樹原產地應包括緬甸東部、泰國北部、越南、中國雲南和印度阿薩姆的森林中。因為這個地區的生態條件極適宜於茶樹生長繁殖,所以這個地區的野生茶樹也比較多。

 

二是英國學者文登(T. Eden), 1958年在他所著的《茶》中寫道:茶樹原產依洛瓦底江發源處的某個中心地帶,或者更在這個中心地帶以北的無名高地。

 

前者指的是緬甸的江心坡,後者指的是中國的雲南和西藏境內,即把依洛瓦底江發源處的緬甸江心坡和中國雲南、西藏等地區說成是無名高地。

 

  1. 個別學者認為茶樹原產地有兩處

持這個觀點的代表人物,是爪哇茶葉試驗場的植物學家科恩斯徒(C.Stuart)博士。1918年,當他考察中國邊境發現有野生茶樹後,認為在中國東部和東南部無大葉種茶樹的記載。

 

據此,他認為,茶樹因形態不同,可分為兩大原產地:一為大葉種茶樹,原產於中國西藏高原的東南部一帶,包括中國的四川、雲南,以及緬甸、越南、泰國和印度阿薩姆等地;二為小葉種茶樹,原產於中國的東部和東南部,這就是二源論說。

 

以上四種觀點,除主張中國是茶樹原產地外,其他三種都是從1824年勃魯士在印度發現野生大茶樹後才開始的,形成這些觀點的唯一依據,就是中國有沒有野生大茶樹。

 

在中國彩的茶樹品種資源庫中,有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採制茶葉的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演化和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不同於早先人工栽培後丟荒的野茶。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的。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即使現今,也還有半野生的茶樹,如居住在雲南省楚雄、南華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種的習慣。

 

如今廣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庫大葉茶、凌雲白毛茶、樂昌白毛茶、海南大葉茶、崇慶批把茶、桐梓大茶樹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樹。可見,在野生茶和栽培茶之間並無絕對的界限,野生茶的含義應該是野生型茶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茶樹的起源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訪山青 的頭像
    訪山青

    台灣茶、高山茶、烏龍茶專賣店

    訪山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